這是一個知識專題。中國人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國人民一向以講究禮貌為美德。講究涉外禮儀,是中國人民這一傳統美德在對外開放新形勢下的延伸和發展。宜昌是開放的城市。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到宜的外國賓客和港澳臺同胞越來越多,走向開放的宜昌市民,日益注重涉外禮儀。這個知識專題應需而生,為人們講究涉外禮儀提供實用知識,廣大市民不可不讀。寥寥數語,是為按。誠盼這個知識專題的發布,促進宜昌市民崇尚涉外禮儀蔚然成風。
一、禮儀原則
涉外禮儀是人們在國際交往中形成和慣用的一種行為規范和行為形式。它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文明、文化和社會風尚。
宜昌市伴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建設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來宜觀光旅游、投資置業、文化交流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與日俱增。作為東道主,在對外交往中應遵循“熱情友好、文明禮貌、平等相待、不卑不亢”的原則。
二、見面介紹
在涉外交際場合,人們相互認識往往需要經過介紹。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自然地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等內容;為他人作介紹時,應說明被介紹人姓名、身份和與自己的關系,一般應遵循三個原則:
1、把男士介紹給女士;
2、把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
3、把身份低的人介紹給身份高的人;
介紹時要以手示意,不能用手指點;被介紹人應有禮貌地起立,微笑點頭,并致以以問候;彼此認識后通常要握手,握手時,主人先向客人伸手,身份高的先向身份低的伸手;男士被介紹給女士時,女士一般只微笑著問好,是否握手應由女士來定。
初次見面,可主動雙手向對方遞上自己的名片,并將有文字的一面順對著對方;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并當即瀏覽,然后妥善收置,不可隨意扔在桌上、放入褲兜或拿在手里把玩。
三、姓名稱呼
由于各國歷史背景和風俗習慣的區別,人的姓名排列順序大體上分三類:
1、姓前名后:中國、朝鮮、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和一些非洲國家。
2、名前姓后:歐美各國等。
3、有名無姓:緬甸、印度尼西亞。
按國際慣例,一般稱男子為先生,稱女子為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稱夫人,未婚女子稱小姐。對不了解婚否的女子可稱小姐,對戴有結婚戒指的可稱夫人。這些稱呼前均可冠以姓名、職稱、頭銜等,如“施密特先生”、“市長先生”、“上校先生”、“瑪麗小姐”、“秘書小姐”、“護士小姐”、“懷特夫人”等。對部長以上的官員一般稱“閣下”。君主制國家稱國王、皇后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為“殿下”。
四、交談藝術
交談是人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重要途徑。來訪的外賓無論是否英美人士,或多或少都會英語,條件允許時,你不妨大膽地講英語,誰也不會計較你的英文水平的高低。這樣對不懂漢語的外賓來說,一來親切,二來有了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而對我們來說,不僅可以在實踐中練說英語,同時也樹立了宜昌人的良好形象。當然,與外賓交談,應做到語言得體,舉止文雅,談話表情自然,語氣和藹親切,音量適中,切不可大聲喧嘩,唾沫四濺或手舞足蹈。
一般的交談,盡量不要涉及敏感的政治問題、私人生活問題和疾病、死亡等話題,也要避免語帶譏諷,不要說些庸俗的俏皮話,但適度的幽默和風趣則很受歡迎。社交中難免要說幾句禮節性的恭維話,但要避吹捧之嫌;當外賓夸獎你時,則應道謝,而不應該按我們的習慣一味地謙虛。
五、服飾儀容
日常生活中,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服飾要求。非正式場合往往衣著隨便,講究寬松舒適;正式、隆重、嚴肅的場合,如出席宴會或參加會談時中,則要求男士穿西服,女士著套裝或禮服,做到整潔大方、穿著得體、恰到好處。
男士穿西服要注意外衣、襯衫和領帶顏色的和諧,襯衣內不宜穿高領棉毛衫,西服內若穿有毛衣或背心,領帶一定要放在毛衣或背心的里面。領帶夾是用來將領帶固定在襯衣上的裝飾品,不能夾在西服的駁領上。穿西服同時還應注意將頭發梳理平整,臉面刮凈,再配上整潔的皮鞋,千萬不可配穿旅游鞋或布鞋。
女士的套裝最好選用單色,不要配迷你裙。穿裙子需配穿長襪和高跟皮鞋,忌穿露出襪口的短襪,更不可用毛褲或健美褲代長襪。另外,女士出席正式場合應適度化妝,根據個人愛好配戴耳環、項鏈、戒指等首飾,但不可弄得一身珠光寶氣,以免顯得造作和俗氣。
六、拜訪禮節
到外國人辦公室或住所(賓館),均應預先約定、通知,并按時抵達。如無人迎候,進門前先按門鈴或敲門,以主人應允后方得進入。如無人應聲,可再次按門鈴或敲門(但按門鈴時間不要過急過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則不得擅自進入。
進入室內,如說話所需時間較短,則可不必坐下事畢也不要逗留,如所需時間較長,則要在主人邀請之下方可入座。在沒有預先安排的情況下,談話時間盡量不要過長。如需洽談,應安排在賓館其他合適的場所進行。
七、對外贈禮
在涉外交往中,為了表達友誼、祝賀或為了紀念,往往需要送一些小禮品。選擇禮品時應考慮到客人的愛好、習慣和忌諱,同時應考慮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民族特色、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一般可選用本市小件土特產、工藝品、紀念品、水果或鮮花等。贈送的禮品要用禮品紙包扎,并用彩帶系上花結。外國人接到禮品后往往有當面打開包裝并加以欣賞、贊賞的習慣,當遇到這種情況時,送禮人可進一步對禮品作一些介紹說明。
八、女士優先
西方國家,為表示尊重婦女,男士往往事事以“女士優先”為指導。上層人士尤為重視這一禮儀。人們發表演說,開場稱呼總是要先說“女士們”,再說“先生們”;進出電梯,出入門廳,男土要搶先一步把門打開,然后讓女士先行;與女土一同進餐,男士應把椅子從餐桌下往外拉開,女士站到位后再把椅子推回,讓她坐下:上樓梯時,是女先男后,下樓梯則是男前女后,以防發生意外時,男士可以設法保護女士??傊?,男士應當盡可能地為女士效勞,盡量為她們提供方便。
九、西餐禮俗
吃西餐講究文雅,就餐時,要求坐姿端正,不可以手托腮或臂肘交叉放在餐桌上。坐定后將餐巾打開,平鋪在腿上,不能將餐巾吊在領口(嬰幼兒除外)。西餐餐具與中餐不同,一般有刀、叉、匙、盤、杯等,使用時通常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下一小塊后直接用叉送入口中,不能用刀叼著吃東西。吃面包時,應用刀切成片或用手撕成片后送入口中,不能拿起整塊面包用嘴直接啃。喝湯時,應用湯勺舀起一勺一勺地喝,不能端起湯碗直接喝,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喝出聲來,湯太燙時,不能用嘴吹,要想冷得快,唯一的方法是用小勺輕輕攪拌。喝酒或飲料要先擦擦嘴再喝,以免將嘴上的油漬遺留在杯口上。
進餐時,一面嚼東西一面交談是不禮貌的。同桌人可相互敬酒,但絕對不能勸酒。用餐時也不能抽煙。萬一有東西嵌入牙縫時,可以用餐巾抿嘴偷偷取出,如果不能簡單取出,就借故去一下洗手間再想辦法,千萬不可當桌用手指或叉子掏剔。喝茶或咖啡如愿加牛奶和糖,自取后用小茶匙攪拌,攪好后將茶匙放在小碟內,不要插在杯中。喝時應端起杯子就口慢慢喝,不要用勺舀,也不要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自助式西餐,取食時應沿菜臺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以免與人發生碰撞。要掌握好份量,以少為宜,不夠再取,切勿浪費。
吃好后暗示服務生收拾餐具的方法是:將刀叉合攏并列放在盤子中間。
十、禮貌用語
“您好”、“早上好”、“謝謝”、“對不起”、“請原諒”、“沒關系”、“再見”、“晚安”等客氣話是經常掛在我們嘴邊的口頭禪。涉外交往中,我們更要很好地使用這些禮貌用語。
人們走在路上,特別在廳堂、樓梯、走廊里“狹路相逢”時,即使相互并不認識,也要問聲好,人多而不能一一問候時,至少也要微笑點頭致意。
每當得到別人的饋贈、服務、幫助以及任何小小的恩惠,都要向人家說聲謝謝。哪怕是很平常的事情,例如別人向你敬酒,給你讓座,宴會上給你遞一個胡椒瓶,幫你開門,你都要道謝。甚至收銀小姐收了你的錢,或者別人愿意但沒能給你幫上忙時,你如果不說聲“謝謝”,也是失禮的。即使是夫妻、父子、朋友等非常親密的關系之間,你也應該說聲”謝謝”??傊?,只要與人發生聯系,一聲“謝謝”永遠不會多余。
要向人問路,不小心碰了別人,踩了別人的腳,公共場所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或一聲咳嗽,宴會上讓刀、叉同杯、盤碰出了聲,遲到了,提前退席,中途想上洗手間,甚至無意打擾了別人,你都要向別人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或表達你的歉意,或表示遺憾。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涉外社交場合經常不忘致謝和道歉,非但不會降低你的身份,只會博得人們對你的尊敬和好感。
十一、涉外禁忌
一忌不遵時守約。不遵時守約是國際交往中最忌諱、最失禮的行為。
二忌不尊重老人、婦女。世界大多數國家把尊重老人和婦女視為一種美德。
三忌不尊重他國風俗習慣。不同的國家、民族,由于不同的歷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均應予以尊重。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佛教徒不吃葷;天主教徒忌諱“13”這個數字,尤其是“13日星期五”等。
四忌言行不禮貌。公共場所偶遇外賓后,不能圍觀、追隨,或背后指點、議論;不可冒然要求與外賓合影或索要名片;未經外事部門安排,不得擅自邀請外賓到家作客或私受禮品;當著他人的面,不要提褲子、掏鼻孔、挖耳朵、打哈欠、脫鞋等。
五忌用“你吃了嗎?…”“你去哪兒?”同外賓打招呼。
六忌詢問對方的年齡和生活問題,尤其是婦女的年齡、婚姻、收入等個人隱私。
七忌隨意吸煙。在國外,抽煙的危害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很多地方和場合是不允許吸煙的。非禁煙場所,如有婦女或不吸煙的男士在座,吸煙應征得她們的同意。
八忌輕易應允。對外交往中,要講究信譽,辦不了的事切忌輕易應允。只要答應的事,一定要想盡辦法去做。確因客觀條件辦不成,也要說明情況,表示歉意。
九忌不講衛生。參加涉外活動要保持整潔美觀的儀表。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
十二、接待準備
外事接待單位為圓滿完成接待任務,一般需要專門接待小組,全面負責一切接待事宜。
接待工作首先應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弄清代表團的國別、名稱、成員名單、來訪目的等內容。如需要根據客人要求預定賓館或返程機票,還應索取來賓護照的復印(傳真)件。掌握了以上情況后,再制定一份周密的(中外文)書面接待活動日程安排(表),包括迎送、會見、會談、簽字儀式、宴請、參觀游覽、交通工具、餐寢時間、陪同人員等詳細內容。日程安排應盡量事先征詢來賓意見,還要考慮來賓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日程安排印制妥當后,要讓來賓抵達后及時人手一份。
十三、迎送
要依據來訪者的身份,確定迎送規格。根據國際慣例,主要迎送人通常同來賓的身份相當。遇有高層外賓來宜昌訪問,要按上級接待部門的通知要求安排黨政領導人出面迎送,組織好迎送儀式、場地布置、獻花、照相、拍電視、組織群眾場面等內容,比如飛機(車、船)抵離時間、獻花人員的挑選和鮮花花束(花環)的準備、介紹賓主相見的方式、車輛順序的編排、座次的安排、國旗的懸掛等等,都要逐項落實。
迎賓時,外賓下飛機(車、船)后,禮賓人員應主動將迎賓人員姓名、職務一一介紹給來賓,迎賓人員隨即與來賓握手表示歡迎。如遇外賓主動與我方人員擁抱時,我可做相應表示,不要退卻或勉強擁抱。如需獻花,應安排在迎賓的主要領導人與客人握手之后進行。所獻鮮花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或黃色花朵。
乘車時,應先請客人從右側上車,陪同主人再從左側上車。待外賓與陪同人員全部上車后,再驅車去賓館。途中,陪同人員應擇機將有利于對外宣傳宜昌的事物,如沿途所見的歡迎標語、人文景觀等向外賓介紹。
重要外賓和大型團體來訪,應安排專人、專車提取行李并及時送到客人房間。外賓抵達住處后,不宜馬上安排活動,應稍事休息,給對方留下更衣時間。
十四、會見
凡身份高的人土會見身份低的、或主人會見客人,稱為接見或召見。反之,凡身份低的人士會見身份高的,或是客人會見主人,稱為拜會或拜見。接見和拜會后的回訪稱為回拜。
接見一方的安排人,應主動將會見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其它具體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對方。如有合影,還要事先編好合影圖,一般主人居中,按禮賓順序,主人右手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兩端均由主方人員把邊。
會見前,主人應在門口迎候客人,可以在大樓正門迎候,也可以在會客廳迎候。如果主人不到樓門口迎候,則應由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引入會客廳。會見結束,主人應送客人至車前或在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
領導人之間的會見,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就緒后均應退出。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安排賓主座次時,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安排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后面。其他外賓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可在后排加座。
十五、會談
會談是指雙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其它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內容較為正式,且政治性或專業性較強。
會談首先要組成專門班子,確定主談人。我方主談人的職位要與對方主談人相同或相近。會談人數大體雙方相等。其次是準備會談提綱,如需在會談結束時雙方簽署《會談紀要》或《協議書》,應事先草擬好文本。
會談由主談人主持,其他人員未經主談人許可,不得隨便發表意見。如有不同看法,可寫條子遞給主談人,供主談人參考。如主談人請大家做補充發言,其他人可按主談人的談話口徑做適當補充,但不能提出與主談人意見相反的看法。
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或圓形桌子,賓主按各人名牌所示相對而坐,以正門為準,主人占背面一側,外賓面向正門。主談人座位居中。
十六、簽字儀式
參加簽字儀式的,基本上是雙方參加會談的全體人員。雙方為了對簽訂的協議表示重視,往往由更高的領導人出席簽字儀式。
一般在簽字廳設置一張長方桌作為簽字桌,桌面覆蓋深色臺呢,桌后并列置放兩把椅子,供雙方簽字人使用,主左客右。座前擺放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別放置簽字文具,中間擺一旗架,懸掛簽字雙方的國旗。
雙方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進入簽字廳,簽字人入座,助簽人分別站在簽字人外側,其他人員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順序排立于各自的簽字人座位之后。簽字時,由助簽人協助翻揭文本,指明簽字處,本方保存的文本上簽畢后,由助簽人互相傳遞文本,再在對方保存的文本上簽字,簽妥后由雙方簽字人交換文本,相互握手。有時備有香檳酒,簽字后,共同舉杯慶賀。
十七、國旗懸掛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是民族的尊嚴。涉外活動中,我們往往通過懸掛國旗表示對本國的熱愛和對他國的尊重。國際交往中,一個主權國家內懸掛他國國旗有著一些公認的通行慣例。
按國際關系準則,一國元首、政府首腦、議會議長在他國領土上訪問,有在其住所及交通工具上懸掛本國國旗的外交特權。
國際會議上,會場外須懸掛每個與會國國旗;國際性體育、展覽等活動中,也要在有關正式場合懸掛所有與會國國旗。
懸掛雙方國旗,以右為上,左為下。兩國國旗并掛,以正面為準,右掛客方國旗,左掛本國國旗;汽車上掛旗,駕駛員左手為主方,右手為客方。雙方對座會談時,主客雙方分別在各自主談人桌上用旗架懸掛本國國旗。
國旗不能倒掛,也不能反掛。
十八、宴請
宴請分宴會、冷餐招待會、酒會、茶會等形式。
宴請的時間應對主客雙方都合適,注意避開對方的重大節假日、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例如,宴請基督教徒不要選十三日,更不要選十三日又星期五;伊斯蘭教徒在齋月內白天禁食,宴請應安排在晚上。
各種宴請活動,一般應發請柬,這既是禮貌,亦可對客人起備忘之用。請柬內容包括活動形式、時間及地點、應邀人的姓名、對服飾的要求、是否要求回復等。請柬行文所提及的人名、單位名、節日名稱都應用全稱。正式宴會最好能在發請柬之前排好席次,并在信封下角注明席次號。
正式宴會的席位、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同一桌上,主人居中,主賓位于主人右側,其他席位的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外國的習慣是,男女摻插安排。
宴會廳的布置應該嚴肅、莊重、大方。不要用紅綠燈、霓虹燈裝飾,可以少量點綴鮮花。
用餐前二十分鐘,應將冷盤放好。凡是花式冷盤,如鳳凰、孔雀、蝴蝶等拼盤,以及雞魚等,頭要朝主位。食品、飲料擺好后,服務人員不要離開餐廳。賓主落座后,即可斟果酒、汽水等,斟酒斟水八分滿即可。
宴會如有講話,要擬好書面講稿。通常賓主雙方事先交換講話稿。主、賓講話在宴會開始時進行。主人、主賓講話時,其他人員不得用餐。主桌首次起立祝酒時,其他桌也應起立祝酒;一般情況下,主桌祝酒之前,其他桌不可首先起立或串桌祝酒。
宴會進行中,主人和陪客應普遍地同外賓交談,不要只和個別外賓或我方人員之間長談而冷落其他客人。
便宴不排座位,不作正式講話,菜肴道數亦不多,氣氛較隨便。
便宴不排座位,不作正式講話,菜肴道數亦不多,氣氛較隨便。
工作進餐是現代國際效中經常采用的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有時由參加入各自付費),利用進餐時間,邊談問題邊進餐。此類活動一般只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
冷餐會一般是在招待人數較多時舉行,規格有高有低。冷餐會一般在較大的場所舉行,設餐臺、酒臺,食品較豐富實惠。由客人自取餐具、自取食品。酒水由招待員端送,也可自取。(有時由參加入各自付費),利用進餐時間,邊談問題邊進餐。此類活動一般只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
酒會,又稱雞尾酒會。除了雞尾酒外,還有其他類的非烈性酒及各種果汁。食品多為三明治、面包托、炸春卷及香腸之類的小吃,人們可用牙簽取食。一部分飲料和食品,事先擺在茶幾上;另一部分,由招待員隨時以托盤端送。酒會可自由入座,也可不設座椅,站立進餐,以便于進餐者自由自在活動和攀談。酒會一般在中午和傍晚舉行,時間較短。
茶會是一種更為簡便的招待形式,常在客廳或室外花園舉行。不排席位,可以隨便就座,主賓和主人坐在一起。茶會主要是請客人品茶(也有喝咖啡的),茶葉、茶具的選擇應該講究。除茶之外,還可略備點心和地方風味小吃。
十九、攝影
在對外活動中,攝影人員(包括攝影記者)一般都應該在現場抓拍,不可根據攝影的需要擺布客人和主人,也不應用手撥動鏡頭前的人,必要時可說:“對不起,請讓一下。”
遇到拍合影時,接待人員安排好賓主就坐后,攝影人員應該迅速拍攝,不要讓大家久等。
拍攝照片一般不要追隨個人,特別是給女性外賓拍肖像,如必須拍攝,應征得當事人的同意。
二十、家庭接待
經組織安排有涉外接待活動的家庭,應以“親切、自然”為原則,一切按本地風俗習慣行事。當地的風土人情正是外國人的興趣所在。接待前后應注意如下幾點:
1、接待前搞好個人衛生和室內、外的清潔衛生,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2、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注意衣著整潔、服飾應與環境協調,如在農田勞動不宜穿西裝打領帶。還要避免全家老少人人一身新衣。
3、展示家庭勞動、生活等內容,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
4、遇有外賓在活動中提出新要求,要以我方陪同人員的意見為準。
二十一、服務禮儀
一、賓館、飯店、酒店服務人員要講究職業道德,規范服務行為,做到笑臉相迎、服務熱情、語言親切、姿態優雅、落落大方。通過自己的優質服務向外賓展示一個開放的、高素質的宜昌人形象。
大堂是賓館的門臉,大堂接待員往往代表整個賓館,甚至整個城市,給來訪的客人留下第一印象。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堂的服務質量代表著全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這就更加要求服務員的一言一行必須符合崗位規范。
車一停,迎賓先生協助開門、向客人問好、表示歡迎、迎入大堂;行李員主動搬送行李;登記房間要盡可能滿足客人要求,總臺小姐要動作嫻熟、準確無誤;入住手續辦妥后由迎賓小姐送至客房門前,并將走廊、衣帽間和衛生間等處的電燈打開,以示介紹。走道上與外賓相遇時,應主動問好和讓路,如因急事而必須超越外賓時,要說聲“對不起”。
客房服務員應最大限度為客人提供方便,并以不打擾客人為原則。整理房間時如遇客人掛出“請勿打擾”告示牌,則應按客人要求的時間進行。整理客房,不得翻動或查看客人的物品,如擺放太亂可適當加以整理。除垃圾外,不得擅自處理客人的個人雜物。
餐廳服務員首先協助客人入座,再一一送上餐巾布。要熟悉菜單,掌握上菜速度。上菜時,先客人,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先主要客人,后其他客人。上菜用左手托盤,右手端菜,從客人左邊上。斟酒水則應右手持瓶,從客人右側倒。往桌上送菜與撤盤,宜在兩位主方陪客之間進行,并先打招呼??腿顺酝?,應從右側撤換餐具。主、客人祝酒時,應退后肅立,停止上菜、斟酒。遇客人不慎打翻酒水,應主動上前處理,撤去杯子,用干凈餐巾臨時墊上。
二、出租車司機,旅游工作人員,商場、攤點服務人員在涉外接待中應恪盡職守,通過自己的窗口服務向外賓展示宜昌人的良好精神風貌,不利用職務之便謀求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形象;杜絕誤導消費、強行兜售、索要高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私自換匯等不正之風。
二十二、鮮花禮俗
花是友誼的象征。鮮花是人們最普遍用來表達感情的禮物。
國際禮儀中常見的花語有:紫藤花表示歡迎;橄欖表示和平;白百合花表示純潔;玫瑰表示愛情;白櫟樹表示獨立;萬壽菊表示悲哀;豆蔻表示別離。
宴會上,用與來訪外賓的國旗顏色相同的花朵裝點宴會廳,是對來賓的禮遇。
會談(洽談)室用鮮花加以布置,會產生詳和、生機盎然的氣氛。
在客人下榻的賓館房間擺上一束迎賓鮮花,能給客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本專題內容摘自《宜昌市涉外禮儀讀本》。
《宜昌市涉外禮儀讀本》一九九九年七月內部發行。
主編:文成國、吳玲 副主編:楊金發、楊曉葵